在日本素有「汗博士」之称的五味常明拥有丰富体臭、多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他表示不少人习惯在流汗后皮肤还湿湿的状态下直接喷体香剂,然而若不彻底擦乾汗水,仍只是白做工夫,无法有效防止汗臭产生。
汗腺分为小汗腺,及大汗腺两种。小汗腺分布于全身,分泌的汗液几乎无臭无味,但是随着时间经过皮肤上细菌繁殖,便产生味道。五味常明指出,从汗流出来到细菌繁殖约需1个小时,而这段时间正是打击体臭的胜负点。
想要过个清爽的夏天?以下为五味常明建议的击退汗臭、流好汗3要点。
1.早上沖澡
肌肤乾净的话,细菌就不易繁殖,能长时间阻挡汗臭味产生。由于睡觉时人体会流汗,起床后建议稍微沖个澡,保持肌肤清洁。
2.学习「流好汗」
汗不是有流就好,其实还有分好坏!如果汗很大颗,有味道,黏腻,或是局部多汗,就表示流错汗了,容易疲劳、睡不好、手脚冰冷、情绪不稳、有口臭,也可能是流错汗的徵兆。流错汗和不流汗,其实不只影响身体代谢机制,长期下来更可能对健康造成全面性的影响。
五味常明表示,好品质的汗不容易发臭,而少流汗、不易排出好汗的人可藉着每天的洗澡时间锻鍊汗腺,让身体学会如何流好汗!
将手脚泡在44℃左右的热水里刺激汗腺,接着再泡在温水里15分钟放鬆身体。之后到室温的环境里,等待身体自然排汗。
3.改变饮食习惯
爱吃肉类与油炸食品会让位于腋下、乳晕及阴部的顶浆腺活跃,导致汗水变得浓稠、异味加剧。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衰弱,会无法有效分解氨,使得氨转换成臭味物质排到体外,产生体臭。因此,五味常明认为,以蔬菜等低脂肪食物为中心的饮食习惯才是改善身体异味的根本之道!
脂质多的食品及酒类
肉类、泡麵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增加血液臭味成分,製造出体臭。另外,过量饮酒也会带给肝脏负担,使得汗臭味变得强烈。
蔬菜、海藻、梅乾
蔬菜、海藻类、梅乾等食材富含食物纤维且少油脂,能够调整肠道健康,减少体臭产生。